深圳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3月29日)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奋斗,克服了“非典”疫情带来的困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功能建设进一步完善,为建设国际化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 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本市生产总值(GDP)2860.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6亿元,下降 6.0%;第二产业增加值1685.37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1156.98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为0.6:58.9:40.5。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53887元,同比增长7.5%。按现行汇率计算,本市生产总值(GDP)达到345.58亿美元,人均GDP6510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73199元,增长3.9 %。
市场价格总体上略有上升。全年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其中服务项目上涨1.6%。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食品类上涨1.2%,其中粮食上涨3.1%,肉禽及制品下降0.6%,鲜菜上涨6.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8%;衣着类下降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3.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居住类上涨5.0 %。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2%,其中商品房上涨2.4%,私房(二手楼房)上涨1.5%。全年房屋租赁价格总水平下降0.1%,其中,住宅下降1.4%,高标准写字楼上涨1.2%,普通办公用房下降1.7%,商业用房下降0.6%,厂房仓库用房上涨1.8%。受钢材、有色金属材料和建材价格上涨影响,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升0.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3%。
就业规模扩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22.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01万人,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23万人,增长7.4%;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40.82万人,增长20.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7.24万人,增长14.4%。一、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为1:57:42。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力度加大,全市共有15206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失业员工基本生活保障率达100%。年末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