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我市企业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工业污染的治理模式由传统的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有利于由过去耗能型生产向节能型生产转变;有利于全市工业最终形成清洁生产的运行机制,建立符合现代工业文明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精神,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遵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方针,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减轻污染、提高效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工作目标
通过政府鼓励、政策扶持、科技先导、环保监督、企业实施的方式,依靠技术进步,与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到2006年,全市有30%的企业按清洁生产的方式开展生产经营,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削减,并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内,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废水回用率、工业废气治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控制在省下达的要求之内,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全面达标。具体目标:
(一)建立一支由企业经营者、专家与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推行清洁生产队伍,推动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二)树立30家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环境清洁优美、经济效益显著、生产规范化的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和清洁生产示范园区。
(三)推动总结30家原污染重、经治理效果明显的清洁生产典型案例。
(四)制定和实施有关清洁生产的地方性政策与规定,使清洁生产走向制度化,逐步建立起促进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有效机制。
(五)建立清洁生产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体系。
(六)2004年工作安排。
1、建立中山市清洁生产信息网。搜集有关政策、法规、标准、示范企业经验、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与产品上网站;与省内其他市有关清洁信息中心联网;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信息服务。
2、年内举办一期清洁生产培训班,主要介绍《
清洁生产促进法》及国家相关政策,讲解清洁生产审核的办法、步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