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妥善解决教育负债及乡村的其他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中小学消化债务的工作及其资金来源主要按照国纠办发[2000]7号文的要求,由有关部门组成审计工作组,进行清查和核实。对用于普及九年义教育的债务余额,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解决。 对村其他负债也要进行清理。按照谁借债谁偿还的原则,该清偿的清偿,该剥离的剥离,能核销的核销,逐步化解。 取消不切合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今后各部门办事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四、农村税费改革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一)实施农村税费改革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收集资料。通过发放调查统计表、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等形式,摸清税费改革前的计税面积(核减面积)、常年产量、机构人员、农民负担和财政收支以及改革意见等情况。要求在5月份完成。
第二阶段,分析测算,制定方案。制定改革方案和各项配套措施,既是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掌握的资料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严谨测算,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改革方案要求在5月底前报市委、市政府通过后,呈报省政府审批。
第三阶段,传达动员、布置实施。市政府于6月中下旬召开动员大会,市、镇(区)、村三级人员参加,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传达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布置我市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工作部署,下半年全面实施。 第四阶段,严格把关,落实任务。各镇(区)要按照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周密调查,精心组织,严格把关。一是向社会公布取消收费项目;二是按照相关的配套政策规定和要求,认真组织资料,登记造册,核减计税面积;三是确定计税面积和常年产量,按照省统一规定的价格和税率以及附加,明确纳税人交纳的任务,报市税改办审核后张榜公布,并开始交纳税款,于7月底前完成。 第五阶段,检查总结,巩固完善。11月份市组织工作组对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进行复查,认真总结交流,补充完善制度。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农村税费改革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规范税费制度,稳定农村社会。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