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养殖业机械化:规模经营的禽、畜,其机械化养殖程度达70%以上;池塘机械增氧率达90%,饵料机械化投放率达50%,机械化清淤率达80%。
4、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大宗农副产品机械化加工率达70%。
(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重点:在种植业方面,全面发展植保机械化,其中花卉、苗木、果蔬生产重点发展园艺作业机械化;水稻生产重点发展播插和收割机械化。在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池塘增氧机械化设施、饲料加工机械、自动投料机械和禽畜养殖新型机械设施。在农副产品加工、贮运方面,在发展产地初加工、保鲜、贮运机械化的同时,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深加工机械和长途运输保鲜机械。
三、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深化农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健全机构,落实好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充分发挥农机队伍的作用。农机队伍要切实搞好自身建设,忠于职守,履行职责,积极做好农机管理、推广、培训、安全监理和服务工作。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强农机队伍的活力。
(二)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和教育培训。按照科技兴农的要求,及时引进适合我市农业急需的各种新式农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加大农机推广的力度。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既掌握现代农机技术知识,又有经营管理能力,懂机械操作和修理技术的管理、经营和服务的队伍。
(三)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服务要从市场化出发,积极扶持民营农机服务实体和农机合作组织,开展好社会化服务,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的机械作业,使农机化服务领域从现在的产前、产中逐步向产后延伸发展。进一步健全农业机械修理网点,抓好机械维修,提高修理质量。
四、积极办好农机化示范点,培育机械化生产的龙头企业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促进省、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发展,按照新一轮发展农机化的思路,在继续完善和提高原有农机化的同时,发展新型农业机械化,创新经验,成为全市推广农业机械化的示范区。
(二)加强规划,办好新的农机化示范点(户)。按照市农业部门规划,办好新设的水稻、水产、蔬菜、畜牧、花木、香蕉等几大产业农机化示范户和综合示范小区。各镇区和行政村都要办好本地特色的农机化示范点(户),按照现代农业生产“五高六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行典型引路,带动市、镇、村农业机械的同步发展。有条件的镇区要孵化培育一批以农机化为标志的农业龙头企业,并纳入市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范围。
五、推动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创造有利于农机化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