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发展农产品营销合作组织和营销大户
支持农产品营销合作组织及营销大户开展信息、技术、产品、认证、市场营销服务和成员培训工作,重点支持其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购买农产品运销设备。按照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方针,积极引导发展营销合作组织,扶持营销大户,不断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力争用3-4年时间,使全市农产品营销合作组织、营销大户达200个以上,并使其达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目标。培育20个知名度较高的专业合作组织,培育5个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区域性合作组织,35%以上的农户加入各类合作组织,30%以上的农产品由合作组织销售,所有大宗农产品都建立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产品营销信息网络。
(三)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加快城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力争用1-2年时间,将其建设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区域性鲜活农副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交易中心,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同时,在洪江市、溆浦、芷江、麻阳、辰溪、靖州建立相应的农产品专业市场,支持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配送功能,建立各自的综合和专项农产品配送中心。推行“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连锁超市”流通模式,实行标准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同时,重点支持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两大系统建设,实现冷藏、保鲜、加工、配送一体化。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配送率,着力提高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经营
大力支持农产品经营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培育雪峰柑桔、麻阳冰糖柑、中方桐木葡萄、靖州杨梅、会同贤胜食用油、运春保健食用油、金珠米业、五溪米业等一批自主农产品品牌。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提升我市农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支持高附加值的绿色、有机及特色农产品扩大销售。通过品牌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
(五)积极开展农产品“农超对接”工作
大力发展农产品“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使农民和消费者直接收益。组织大型超市与农业基地建立农产品直采基地,建立“农超对接”、“场地挂钩”、“场厂挂钩”等新型产销关系。同时,大力推进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农民产业合作组织和农村服务组织直接向城市超市、农贸市场配送农产品。加快在城区建设经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专卖店(柜、区)。鼓励支持农产品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村经纪人开展网上农产品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