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快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贷款、就业服务、就业援助、主辅分离、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等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要突出难点,以抓启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入手,落实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岗位开发。全年全州集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500万元以上,为125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2500万元。要进一步加大对服务性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落实税费减免政策,重点扶持22家,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200人。要认真兑现各种再就业补贴,开发5400个公益性岗位,为4000名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社会保险补贴;为9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免费职介。
三、大力开发岗位,积极拓宽就业门路
各县市要结合实际,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和促进充分就业双重目标。一是坚持以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以较快的经济增长来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坚持以调整结构扩大就业。加大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2004年计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中,要筛选一批劳动密集型项目,争取早开工、早投产、早增岗位。三是坚持以开发社区服务岗位带动就业。积极创办社区服务实体,大力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四是坚持以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推动就业。积极推行非全日制就业、阶段性就业、临时性就业、弹性就业等。
四、强化就业服务,建立再就业援助制度
(一)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抓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规范化工作入手,完善基层平台建设,促进就业服务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州本级和各县市就业服务机构一律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员管理。要切实加强乡镇、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经费及设施建设,经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审核,从再就业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各县市都要设立劳动力市场交易大厅。各地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普遍推广“一站式”就业服务。年内建好永顺县、保靖县和州本级三个劳动力市场;开工建设花垣县、龙山县两个劳动力市场;争取湘鄂黔渝边区中心市场、古丈县、泸溪县、吉首市的劳动力市场项目立项。积极开展创建“最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按照“六到位”要求,在全州创建13个“最充分就业社区”,健全“四清、五库、六台帐”;加大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建设力度,年内创建32个规范化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示范站。完善就业服务基地建设,创建“再就业基地”45个,设立“再就业岗”6000个;建立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稳定输出基地2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