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振兴初中行动计划的通知

  二、以促进均衡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明确初中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初中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教育强市总目标、总任务,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化优质初中为目标,以提高初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抓住一个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握两大重点:推进初中标准化建设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人才强教、科研兴教、名校带动三大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高初中办学水平。
  (二)初中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2005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以农村初中建设为重点,推进初中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确保全市所有初中达到市规范化学校以上标准;大力发展优质初中,力争80%以上的初中达到市一级学校标准,35%以上的初中达到省一级学校标准,全市优质初中学位覆盖率达到80%以上,确保每个镇区至少有一所优质初中。
  三、以改革总揽全局,系统构思,整体推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初中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初中建设的责任,进一步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市成立 “振兴初中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初中建设的统筹、指导和推进。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配套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作。各镇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本镇区初中建设的规划和工作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初中教育的优先发展。市设立初中建设专项经费,支持优质初中和农村初中建设,市级各项专项经费也重点向初中倾斜。各镇区要增加对初中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把加强初中建设列为创建教育强镇的重点工程。积极探索初中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优质初中,对民办初中的办学效益奖励与公办初中一视同仁。继续提高教师待遇,逐步缩小城乡之间、镇区之间待遇的差距,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切实解决教师住房问题。
  (三)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在生源许可的情况下,初中办学达到18个班以上规模(一般不超过48个班)。严格控制班级学额,从2005年起始年级起,班级学额控制在50人以内,过渡年级控制在55人以内。按编制标准配齐所有学科的专业合格教师。 加强初中功能场室、设施设备和教学器材、图书的建设,并落实设备运行、更新和维护经费,保持教学设施设备较高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加大初中信息化建设力度,至2006年,基本实现校校建成校园网,人机比达到8∶1。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