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国企改革,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坚持“新办企业不再改制”的原则,大力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破产关闭,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对那些严重资不抵债、复工无望,达到破产条件的企业要坚决依法破产;对已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要尽快终结。二是因企施策,努力推动“两个置换”,解除企业依附国家、职工依附企业的关系,使企业轻装上阵。三是多渠道筹资。采取财政支持、企业资产变现、国有土地拍卖、招商引资、参资入股等办法积极筹措改革资金,千方百计解决企业改革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加快制定和落实扶持民营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激活民间投资。同时,搞好产业引导和服务,完善社区管理,广辟就业门路,落实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为推进国企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大投入力度,加速工业经济总量扩张
总量小是制约我州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总量是我州工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大信贷投入力度。继续发挥银行投资主渠道作用,扩大银行融资规模,增加工业贷款在银行贷款中的比重。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努力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和再担保。二是加大上项争资力度。精心筛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争取国家重点专项和技改贴息支持。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大引进和利用外资力度,特别是省内外大企业、大财团直接投资的力度,积极争取更多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运用项目融资、企业并购、股权投资等形式利用外资。四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州、县市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发展基金用于工业改革与发展,各部门用于工业发展的各种增量资金要捆绑使用,侧重支持重点产业和特色产品。企业改制和资本运作的国有资产投入(含土地)由财政单独列帐,主要用于工业发展。
(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水平
一是突出结构调整,改造提升酒烟、矿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名优酒的生产,抓好锰系列深加工产品开发,使四氧化三锰、电解二氧化锰、高纯电解锰分别形成一定的规模;积极开发纳米级氧化锌等深加工产品和微细铝粉、镁合金等高新技术产品。二是加速发展我州有比较优势的绿色有机食品、生物制药、新材料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金天铝业、本草制药、湘源生化、老爹猕猴桃系列产品、永顺茶皂素、喜阳集团桠柑胡萝卜汁等项目发展。
(五)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