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力创新服务,尝试建立一套符合县域特点、行之有效的客户服务体系。采取灵活的缴费方式或建立可靠的代办渠道,按时收缴保费。建立健全业务保全制度,做好农村保单的续收工作。设立报案点和报案电话,尽可能前移服务窗口,做到理赔服务主动、迅速、准确、有效。提倡增值服务,提升服务附加值,充实服务内涵。加大信息技术投入,依靠科技手段强化服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推进机制创新,按照“发展有市场、管理跟得上、经营有效益”的标准,优化县域机构布局。
(二)强化网点内控,狠抓队伍建设。要抓好内部管控,加强县域网点规范化管理,建立稳健运营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管人管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做到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把好承保、理赔关,防范道德风险。加强单证管理,严格领用、核销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收支两条线。抓好执行力建设,强化县域机构执行力度,落实工作责任。
要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挖掘保险人才,抓好吸收、培养、使用环节。把好从业人员进口关,重点吸收在当地有威信、具备一定经济知识、道德品质良好的人,防止“病从口入”。采取多种培训措施,强化对保险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业务知识、展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积极培育能吃苦、有韧劲、积极乐观的营销文化,使之成为凝聚队伍、激励士气的有力武器。
(三)夯实信用基础,增强诚信观念。要深刻认识“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命线”,切实加强诚信建设。从强化理念入手,加强队伍诚信管理,推进“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诚信文化建设,积极培养和优化诚信“生态环境”。制定行业行为标准,规范诚信行为,从县域群众关注度高、投诉比较集中的问题入手,研究制定规范销售行为、理赔服务的行业标准。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增加失信成本。重视信访工作,及时完成信访案件的处理,针对信访中暴露的问题,查找原因,研究措施,及时纠正,避免小问题转化为大矛盾。
(四)突出地方特色,做好保险宣传。要选择贴近县域群众生活实际需要、喜闻乐见、针对性强的宣传方式,加大保险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因地制宜的利用宣传载体,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橱窗、文化娱乐活动以及从业人员展业行为、受给(赔)付人员的口碑传播、先富人群的率先示范等多种途径,面对面地向群众宣传保险。把握宣传重点,着力破除生儿防老、听天由命的小农意识,树立使用金融工具分散家庭和个人风险的意识。帮助群众转变小富即安的落后观念,树立珍惜健康、尝试投资的现代意识。抓好典型宣传,注意挖掘总结保险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先进经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典型理赔案例,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报道,树立行业形象,扩大行业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