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开发现代化中药品种
专项资助开发针对现代疑难病与流行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品种,以及市场前景好的辅助治疗、营养保健性药品。
主要开发途径包括:一是从传统名方名药,特别是本市名优特中成药中筛选品种进行二次开发,研制成疗效更好、质量可控、剂型先进、使用方便的现代化中药品种;二是根据市场需求遴选、组方或改造而成的中成药新药,并进行多规格、系列化开发。三是组织一批名优中成药产品以保健功能食品、营养补充剂等形式,推向国际市场。四是从天然产物,包括中草药和海洋药物中开发一、二类中药新药。
(2)中药材提取物(中间体)的研发及产业化
支持中药企业应用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先进工艺技术,注重完善中药材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水平,建立“中药原料中间体提取中心”,开发中药材提取物、精制物(中间体)产品。
(3)研制开发现代中药营养保健品、化妆品及其他中药轻工产品
以现代技术手段开发防治肥胖、调节免疫、抗衰老、抗心脑血管疾病等的中药功能食品、中药保健品,发展中药运动型保健品,以及非人用中药新产品,如兽禽药、削毒剂、杀菌剂、生特肥料等。
2、中药企业的现代化改造
(1)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进行中药产品布局的战略调整和重组
一是以资本运作为主要手段重组中药骨干企业,发展“大品种、大市场、大集团”。对本市主要中药企业进行合并重组,进一步增资扩股,增大企业规模,实现科研、生产、营销等优势互补。二是国有中药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根据市政府“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思路,通过上市、出售、合资及股份合作制等方式,为国有企业引入多种所有制成分或转为民营,建立股份制企业机制。三是导入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法人建立有效、合理的考核机制,引入期权制。学习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推行质量管理、品牌营销管理、危机管理等制度。组建统一对外的销售公司,建立健全高效销售网络,建立新产品专业化市场推广体系和OTC市场终端推广体系。四是促进生产要素开放流动。鼓励和引导同行业企业之间、关联行业之间在科技发展上进行合作共享,结成战略联盟,并支持企业进行跨地域扩张与合作,把部分运作环节扩散到其他地区,特别是注意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和香港的资金信息优势。
(2)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中药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