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好重大项目规划培育和指标论证
各级各部门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应按照需要和集中力量保重点的原则,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开发、培育和论证筛选,确保规划内有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同时,还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规划本身功能定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研究提出一些预期性、导向性以及部分具有约束力、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指标、关系国计民生的指标、社会进步指标和人文环境指标。
(三)做好政策措施和重大问题研究
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结合常德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需要,拟着重研究以下课题: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目标;“十一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备选库;产业发展结构研究;进一步推动“三化”进程的对策;优势产业发展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对策;“三农”问题研究;服务业发展研究;就业问题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科技教育问题研究;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及指标体系研究;投资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人才战略研究;城镇体系研究。
三、总体安排
“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时间安排,拟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4年2月-3月,为动员部署和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①召开“十一五”规划动员会;②确定相关课题和专项规划并具体落实到相关单位。③成立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班子。
第二阶段,2004年4月-12月,为调研和规划编制阶段。主要任务是:①9月底,完成全部课题研究任务;②11月底,完成专项规划编制;③12月底,形成规划纲要(初稿);④规划和培育一批重大项目。
第三阶段,2005年1月-6月,为征求意见和对上衔接阶段。主要任务是:①召开座谈会、咨询会,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②以规划内项目为重点,加强与国家和省的衔接。
第四阶段,2005年6月以后,为审批出版阶段。主要任务是:①将《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提交市人大审议批准;②做好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报市政府批准;③编辑出版。
四、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