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及时公开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政务事项,让群众知晓,方便群众监督。同时,要探索建立和规范政府新闻发布会工作,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
此外,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政府出版物、听证会和宣传手册、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咨询电话、明白卡等多种形式进行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的形式、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常规性的工作要定期公开,阶段性的工作要逐段公开,临时性的工作要随时公开,动态性内容要及时更新,避免过期信息和无用信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后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要认真采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要做好说明解释工作。
五、工作要求
全市政务公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系统化轨道,成为各级各部门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
1、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室协调组织、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原则,健全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配备专职或兼职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认真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政府各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承办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好政务公开工作。
2、健全制度。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逐步健全政务公开的规章制度,使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务公开的新办法新措施,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明确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预审制度,对公开内容进行事前预审。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和考核奖惩等制度,努力使政务公开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统筹兼顾。在推行政务公开中要注意做好五个结合:一是要同完善政府运行机制相结合。二是要同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三是要同推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相结合。四是要同行政审批、财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和投资体制“四项改革”相结合。五是同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相结合。
当前,要特别注意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的有关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管理办法,防止暗箱操作,实现公开透明、平等竞争、规范操作。市有关主管部门要于9月底前将今年以来上述四项交易情况进行公开,今后每季度也要将情况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