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开展“千村示范、万村行动”绿色村庄建设活动的通知
(苏林造[2009]4号)
各市、县(市)、有关区绿委办、林业(林牧渔业、农林)局:
加快村庄绿化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达小康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村庄绿化工作,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近年来多次对村庄绿化提出明确要求,号召全省特别是苏南、苏中薄弱区域加快村庄绿化步伐,建设优美乡村。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村庄绿化工作,多次督促检查、指导,要求各地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抓好落实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上述领导的指示精神,切实抓好村庄绿化这项惠民工程,省绿委、省林业局决定组织开展“千村示范、万村行动”绿色村庄建设活动。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明确目标任务。按照先易后难、确保重点、全面高标准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要求,2009至2012年四年期间,全省完成剩余7447个未达标行政村庄绿化任务,并进一步提高已经达标村庄的绿化水平。每年除重点建设1000个省级绿化示范村外,同时对20个县(市、区)村庄绿化的工作进行整体推进,并进一步加大高速公路沿线两侧的村庄绿化,以此带动所有规划保留村庄迅速行动、自觉开展村庄绿化工作。各地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根据本地村庄绿化现状,制定本地区的目标任务,明确年度计划,争取提前完成村庄绿化达标工作。
二、抓好规划设计。搞好村庄绿化规划和设计工作,是顺利完成村庄绿化任务、提高村庄绿化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各地要结合镇村布局规划调整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抓好村庄绿化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要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委托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编制,既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体现乡村特点,符合各地实际,简便易行、便于操作,又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相结合,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确保绿化能长久持续地发挥效益。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现状特色,细化分解任务,制定村庄绿化实施方案。从各地农村实际出发,分别平原风光型、田园水乡型、历史文化型、特色产业型、休闲旅游型等不同类型模式,做好村庄绿化设计工作,提高村庄绿化建设水平。
三、创新投入机制。省级财政村庄绿化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村庄绿化整体推进县和绿化示范村建设的补助。各地要千方百计增加村庄绿化经费安排,切实落实好绿化苗木经费,确保村庄绿化工作顺利推进;要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积极引导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群众参与村庄绿化建设,扩大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坚持“谁栽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加大林权改革力度,大力推广承包制、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造林绿化机制,有条件的村庄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或花木产业等开展村庄绿化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