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十)以推行人员聘用制度为重点,深化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真总结、推广市属中小学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工作的经验,全面开展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工作,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激励竞争机制。研究、制定市属高校、中专技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岗位津贴调整方案。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进一步调整充实市教育支持机构的领导班子,改善领导班子的结构。
(二十一)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加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完善教师现代远程教育教务管理系统和教学平台,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教育。对市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实验学校进行评估验收,积极推进我市校本培训工作。开展我市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考核工作,完成700人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工作。继续抓好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做好我市第一期“百千万人才工程”结业验收工作。
(二十二)加强教育人才的引进、选拔和培养,形成人才辈出的机制。加强我市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管理和协调工作;继续配合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做好教师调配及在事业单位试行公开招聘人员工作;加强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和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实施广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工程;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培养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强的,适应创建教育强市需要的干部教师队伍。
(二十三)继续发挥离退休干部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继续在离退休干部中加强理论学习,扎实开展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增进穗港澳台四地高龄教工的交流和联谊,进一步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
(二十四)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教育投入体制创新,进一步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建立社会投资、融资和捐资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市财政拟设立的创建教育强市专项资金,将用于扶持正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市)”的区和县级市,加快推进“加强初中建设”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两项工程。调整勤工俭学结构布局,规范后勤产业管理,发挥后勤产业支持教育、服务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