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办好十件实事,维护群众利益。全市要办好以下10件实事:①扩大城镇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7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6万人。②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农村扶贫帮困。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5万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1.2万人,医疗保险新增参保3000人;确保城镇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5000人。③开展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改造危房面积11.4万平方米。④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改造乡镇卫生院125所。⑤发展农村沼气。帮助农民新建沼气池2万个。⑥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使符合政策的12500个对象得到奖励扶助。⑦做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新建改建乡镇敬老院24所,集中供养五保户4000人。⑧建设农村公路。改造乡村公路300公里。⑨改造市县城区小街小巷。市城区改造小街小巷50条,县(市)城区改造120条。⑩加强血吸虫病防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对农村晚期血吸虫病人实行免费手术。
十一、实行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提升义务教育水平,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支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科技创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各类人才。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公共卫生体系,落实重大传染病、血吸虫病、职业病的防治措施,改造乡镇卫生院,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抓好国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和用药安全。促进基层文化建设、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市四运会。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健全防控体系,加大对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和团伙犯罪、命案、黄赌毒案的侦破打击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加强信访稳定和人民调解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积极预防、依法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把2005年作为全市安全隐患整治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密排查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