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富民步伐。进一步突出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常德的基础经济、主体经济、命脉经济来抓;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开展民营经济的大宣传、大评比、大表彰活动,推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六、动员社会力量,扩大招商引资。采取有效措施,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突出招商的目标区域,重点抓好对珠三角、长三角和台港澳的招商。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推动作用,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调动部门招商和全社会招商的积极性。发挥专业队伍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重点开展专业招商。运用行之有效的招商策略,充分挖掘“老板、老厂、老乡”的招商潜能,实行以商招商、链条式招商和资源招商。力争全年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引进内资60亿元以上。在扩大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投入,把加快常德发展的要求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结合起来,科学编制“十一五”规划,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规划笼子。
七、完善基础设施,构筑发展平台。加强能源、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建设重点项目35个,完成投资52亿元。能源方面,完成县城电网改造、安乡220千伏输变电站和石-岗500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建设任务,抓好石门电厂二期、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建设。交通方面,实现常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盐关铁水联运港二期工程竣工,加快常吉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汉寿沅水大桥、安乡夹夹大桥,抓紧常邵、常岳、常荆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水利方面,筹资1亿元,全面建成江北城区防洪圈;抓好皂市水库和区县(市)城区防洪圈建设。
八、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推进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为重点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支出重点。深化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国企改革扫尾工作。开展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各项改革,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银联系,引导银企合作。认真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
九、扩大社会就业,加强社会保障。把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的要求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始终。扩大社会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加强与劳动用工输入地的对口联络,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兑现已经出台的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再就业优惠政策,开发和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排“4050”人员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依法扩大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抓好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参保工作。进一步推行工伤、生育保险。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办好县级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试点。落实农村五保户生活保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搞好敬老院、福利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