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农业基础。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重点抓好农产品流通和加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支持农村流通专业协会发展,年内发展到400个以上,会员达到5万户以上,带动农户40万户以上,通过抓销售,引导和扩大农业生产。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3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通过抓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支持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提升五个百万亩工程建设水平,通过抓质量,创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年内培训农民2万人以上,通过抓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各项支农政策,从今年起全市实行农业税全额免征。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办法和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建设。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强防灾减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好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三、加快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功能。有效运用经营手段,聚集资金,激活机制,搞旺人气,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坚持高起点规划,注重历史内涵、地域文化、自然生态和现代理念的有机结合,重大建设项目招标聘请高水准的规划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规划设计。坚持高质量建设,注重精心策划,精心选材,精心施工,着力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群众评说的精品工程。年内完成主要街道杆线入地、“穿衣戴帽”、街面整建和人行道板改造工程,加快诗墙公园和穿紫河风光带开发建设,积极筹建城市会展中心,加强城市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城市周边森林资源,扩大城市公共绿地,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坚持高效能管理,注重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手段,做好创建环保模范城、交通模范城工作,巩固和发展城市创建成果。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推进中心城区、县(市)城区和小城镇相协调的城市生态群建设。加大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力度,巩固社区基础。年内全市新增城镇人口10万人以上,城市化率达到33%以上。
四、繁荣第三产业,活跃城乡经济。突出发展旅游业,把握常张高速公路即将开通的契机,借助张家界旅游优势,以桃花源为品牌,以加快柳叶湖开发建设为重点,整合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市城区商业步行城经营活力,支持鼎城区桥南工贸市场的重建和发展。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中介服务业,培育和引进大的物流企业,发展金融、保险、证券业和咨询、法律、会计、信息服务等中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