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场地包括三类:1.科普场馆:科普场馆包括各类科学技术博物馆(包括科技类博物馆、天文馆、水族馆、标本馆和设有自然科学部的综合博物馆)、科技馆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站)以及户内植物园等。2. 非场馆类科普基地:主要指动物园、户外植物园、青少年夏(冬)令营基地、国家地质公园以及科技类农场等。3. 公共场所科普宣传场地:主要指科普画廊、科技活动室、农村科技大院、科普宣传车和电子科普宣传屏等。
科普(技)画廊(KC310):公共场所用于向社会公众介绍科普知识的橱窗。
农村科普(技)活动场地(KC330):包括各类农村科技大院、农村科技活动中心(站)和农村科技活动室等。
表3 科普经费
指标名称
| 编码
| 单位
| 指标名称
| 编码
| 单位
|
一、年度收入合计
| KJ100
| 千元
| 4.其他收入
| KJ150
| 千元
|
1.政府拨款
| KJ120
| 千元
| 二、年度支出合计
| KJ200
| 千元
|
其中:科普专项经费
| KJ121
| 千元
| 1.科普活动支出
| KJ210
| 千元
|
其中:人均科普经费
| KJ122
| 分
| 2.其他支出
| KJ220
| 千元
|
2.捐赠
| KJ130
| 千元
| 三. 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基建支出
| KJ300
| 千元
|
3.自有资金
| KJ140
| 千元
| 其中:政府拨款
| KJ310
| 千元
|
年度收入合计(KJ100):指统计单位内可用于科普工作、活动的各项收入之和,按来源可分为政府拨款、捐赠、自有资金和其他收入几个部分。
政府拨款(KJ120):指从各级政府部门获得的用于本部门科普工作、研究以及开展活动的经费,不包括代管经费和本部门划转到其它单位去的经费。
科普专项经费(KJ121):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委托的、指定用于某项科普活动的经费。
人均科普经费(KJ122):指政府每年拨款可以用于每人的科普经费。(注:分母按照地方人口计算)。
捐赠(KJ130):来自国内外的单位、团体和个人通过捐款和捐物的形式,支持开展科普活动的经费。(捐物部分可以折合为捐款统计)
自有资金(KJ140):指本部门自行筹集,实际用于科普的经费。
其他收入(KJ150):指科普场馆(基地)的门票、学会的会费和其他一些科普活动收入,以及除上述收入外部门创收中用于或准备用于科普方面的资金。
年度支出合计(KJ200):指统计单位内用于科普工作、活动的全部实际支出。
科普活动支出(KJ210):指直接用于科普活动(包括表5中所列的各项活动)的支出。
表4 科普媒介
指标名称
| 编码
| 单位
| 指标名称
| 编码
| 单位
|
一、科普图书
|
|
| 三、出版科普(技)音像制品种类数
| KM310
| 种
|
1.出版种数
| KM110
| 种
| 四、科技类报纸的发行份数
| KM410
| 份
|
2.年发行册数
| KM120
| 册
| 五、综合类报纸设置科技(普)栏目的数量
| KM510
| 个
|
二、科普期刊
|
|
| 六、电视台播出科普(技)节目时间
| KM610
| 小时
|
1.出版种数
| KM210
| 种
| 七、电台播出科普(技)节目时间
| KM710
| 小时
|
2.年发行册数
| KM220
| 册
| 八、科普(技)网站个数
| KM810
| 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