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在我省发展迅速,CERNET华南地区网络管理中心和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GDERNET)网络管理中心已在华南理工大学设立,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在广州市的3个区域和全省21个地级市建立了区域汇接点,通过光纤将省内各高校和各市汇接点通过以100-1000M的速率实现省内高速互联,然后统一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属普通高校已全部建成校园网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广州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到2001年10月止,我市中小学配备计算机已达49000余台,多媒体投影机2784台,电视机总台数9866台,网络端口数22376个,多媒体教学平台总套数1384套,已建立的各类计算机网络教室704间;39所学校建有卫星接收站,116所学校初步建成校园网,167所学校建有闭路电视网。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广州市于20世纪八十年代就在中小学开展计算机教育,从1995年秋季起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发的《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在中小学逐步开展计算机学科教学。据统计,2001年秋季,我市151所高中学校100%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初中学校开课率为79.8%(老城区100%),小学开课率为29.4%。1997年起开展了中小学计算机技术课程的管理与考核试验工作,连续四年进行了全市初中计算机的统考,2000年参加统考的学校达174所,学生44183人,为2004年把信息技术纳入初中、高中毕业必考科目积累了经验。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件和网页制作,积累了一批中小学校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多媒体教学素材和学科教学资源。
4.初步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我市高度重视推行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为运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我市有计划开展教师计算机培训始于1990年,199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实验区”之一,并承担了教育部下达的“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研究”课题。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制定了《广州市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实施管理办法》、《广州市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考核等级划分和课程模块》和《广州市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考核大纲》等指导性文件。到2001年末,全市80%以上的教师参加了初级水平培训,90%以上的中学教师参加了中级水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