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并规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总时间。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落实这一工作作为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结合实际,制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案,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加强养成教育。
当前,市委、市政府正进一步深化区、街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社区建设的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支持,把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范围,推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结合。当前要重点抓好如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建立青少年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的制度。要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通过多种形式,建立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争取社会各部门建立义工管理部门或人员,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服务和志愿者活动的岗位,并建立登记、指导、评价等制度。
二是要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家庭教育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广州市家庭教育评估方案》、《广东省家长学校达标方案》等规范管理家长学校,要把对家长的教育纳入学校和社区教育工作之中,依托学校和社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观,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优化德育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和全面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并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起来。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在今年的机构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估检查。同时要结合高校布局调整和中学下放后的实际,进一步调整、充实"市、区、县级市教育部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高校政研会"、"中学德育研究会"、"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会"等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