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业厅关于及时做好旱灾后农作物田间管理和改种工作的通知
(赣农字〔2003〕118号)
各设区市农业(果业、农机、水产)局:
近日,受锋切面和人工增雨作业的影响,我省各地普遍降雨,旱情有所缓和。为了充分发挥这次降雨的效用,实现夏季损失秋冬补、粮食损失经作补的目标,各地要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做好当前农作物田间管理和改种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确保可收作物有个好收成。各地要根据雨后生产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尽最大努力,提高可收作物单产水平,把旱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要根据生产实际和作物自身用水的特点,合理利用水源,充分发挥抗旱设备作用,继续开展抗旱。一季稻要及时灌水抗旱,确保孕穗田不出现断水的现象,满足孕穗期耗水量大的需要;二晚田要及时灌溉施肥,增加有效分蘖;棉田要及时补施盖顶肥,10天左右不下雨要灌水一次,增强棉后劲,实现秋桃盖顶;果树要中耕除草,增施有机肥,及时进行修剪。要加强对各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当前是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高峰期,各地植保部门一定要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动态,做到早预报、早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二、调整种植结构,及时改种高效作物。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结构调整特点,对绝收田和受旱严重补救无望的田及时改种高效作物。城市郊区及生态条件好的地方要及时改种蔬菜,如秋延后蕃茄早丰、早魁、西粉三号,秋延后辣椒新丰4号、洛椒4号,秋黄瓜津研4号、7号,秋豇豆宁豇2号、3号,秋莴笋成都二白皮、尖叶白皮,秋冬芹菜津南实芹、正大脆芹等,提高无公害特色蔬菜比重;有苗木资源或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粮油主产区可适当提早播种双低油菜湘杂油1号、油研7号、秦优7号等;牧区要及时改种饲草,如黑麦草“赣选1号”等,增加饲养量;对一时找不到种高效作物的产区,也可改种秋播作物秋马铃薯、秋荞麦、秋红薯等。秋马铃薯应选择结薯早的早熟和特早熟品种,如东农303、费乌瑞它、中薯1号等;秋荞麦可选用的良种有九江苦荞、混选3号;秋红薯可选用晚薯高产品种,如金山1255。同时,还要加强秋播作物肥、水和病虫害的管理,提高单产。
三、开展技术指导,搞好各项服务。各级农技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要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种养水平。我厅在全省十一个设区市各抓好一个省级抗旱救灾示范点,增强示范辐射带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