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要进一步认清形势,要按照年初的确定目标和工作部署,加快冬季农业发展,尽最大努力完成全年农业生产目标。
二、明确任务,抓住重点
1、基本思路: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以区域优势为产业基础,以经济效益为评判依据。立足长远,兼顾当前;区域布局,建立基地;调整结构,种养结合;主攻单产,优化品质;规模经营,提高效益。
2、指导性工作目标:(1)冬播作物总面积2500万亩。其中:油菜800万亩(优质油菜600万亩),绿肥800万亩,大小麦50万亩,蚕豌豆120万亩,马铃薯60万亩,蔬菜500万亩,药材和花卉50万亩,黑麦草120万亩。(2)果树冬季开发面积50万亩(其中赣南脐橙16.5万亩,早熟梨20万亩,南丰蜜桔5万亩),茶园新扩1万亩。(3)畜牧业增养生猪50万头、肉兔100万只、家禽2000万羽,肉牛出栏增长10%、肉羊出栏增长8%、鲜奶产量增长10%。(4)水产冬季新增冬闲田养鱼面积10万亩,新增产量0.8万吨;投放特优新品种冬片鱼种1000万尾。(5)力争全省冬季农业生产农民人均增收50元。其中:种植业增收30元(粮油作物增收10元,经济作物增收20元),畜牧业、水产业各增收10元。
3、主攻重点:一是优质油菜。重点推广杂交双低品种和两熟制油菜,推广节本免耕技术,主攻单产。二是高效经济作物。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设施蔬菜和赣南脐橙与早熟梨开发。三是冬季扩种,重点主攻时间短、市场销路好、见效快的农产品,搞短平快。四是优质畜禽。重点发展肉牛、肉羊、奶牛和优质瘦肉型猪。五是特种水产。重点发展彭泽鲫、荷包红鲤、鳜鱼、青虾、河蟹、斑点叉尾鱼回、南美白对虾、鲈鱼、长吻鱼危、、黄颡鱼、泥鳅、黄鳝、中华鳖等一批名优特新品种。
三、落实措施,搞好服务
1、切实加强对冬季农业工作的领导,努力完成秋冬季农业生产目标。各级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把发展冬季农业作为挽回农业生产损失、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把冬季农业作为明年农业生产的起点来抓。按照省里的工作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冬季农业发展计划,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全面落实今年冬季农业生产各项任务,确保农民大灾之年减产不减收。
2、调整冬季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区域布局。一是大力调整冬季作物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饲草、药材、花卉等高效作物,面积比重占冬季作物1/3以上,为农民增收比重达到1/2以上;油菜、大小麦、蚕豌豆、绿肥等传统作物主要是调整区域布局,重点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大果园、茶园的开发。二是加快畜牧小区建设,扶持龙头企业扩建生产基地,鼓励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带动农民增养。三是加大水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名特优品种比重,力争全年达到30%左右;搞活水产品流通,增加外销数量,力争比往年增加10%;充分利用冬闲田,扩大冬养面积,力争到达10万亩以上;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做好冬季渔业生产基础设施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四是抓好主导产业。按照区域优势,各县继续主攻一、二个优势产业,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集中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