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种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例数/同时期的年平均人口数*10
5
计量单位:十万分之一
资料来源:卫生部门统计年报。
13、新生儿死亡率
指某地区一年内出生未满28天(0-27天)的新生儿死亡人数与该地区当年全部活产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一年内出生未满28天的新生儿死亡人数/当年活产数*1000‰。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卫生部门统计年报资料。
14、初中升学率
指初中毕业生继续升入高一级学校(包括高中、中专)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初中毕业生的比例。
计算公式:
=高中、中专招生数/初中毕业生数*100%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教育部门教育事业统计年报。
1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
指完成国家
义务教育法规定的9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数与初始学生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职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9年前小学一年级招生数*100%。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资料推算
16、城镇居民人均教育费支出
指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用于教育的费用,包括教材及参考书、学杂费、托幼费、成人教育及其它教育费用。
计量单位:元
资料来源:统计局城市住户调查资料。
17、城镇居民人均文娱费支出
指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用于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包括文娱用品、报纸杂志和文娱费。
计量单位:元
资料来源:统计局城市住户调查资料。
18、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指广播覆盖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指电视覆盖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2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广播电影部门统计资料推算。
19、有线电视入户率
指能接受到有线广播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台(系统内和系统外)和共享天线系统播放的有线电视节目的家庭户数与总户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年末有线电视总用户数/年末总户数*100%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广播电影部门统计资料。
2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数
指某地在某个时点万人拥有的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单位数。
计算公式:
=(年底拥有的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单位数)/年底人口总数*104
计量单位:个
资料来源:文化部门统计年报。
四、社会保护指标
21、享受低保人数占救济对象人数的比例
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占应救济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社会救济对象总人数
*100%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民政部门统计年报
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收入户差异倍数
根据城市居民住户调查资料,把被调查户按照收入等级分为7组:最低收入户(含困难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按照以上分组计算出最低与最高收入户的收入差距。
计算公式:
=最高收入户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最低收入户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
计量单位:倍
资料来源:统计局城市住户调查资料推算。
23、调查失业率
城镇就业人员定义为城镇劳动力调查中1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1)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调查周内从事了l小时以上(含1小时)的劳动;(2)由于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调查周暂时处于未工作状态,但有工作单位或场所。
城镇失业人员定义为在城镇劳动力调查中1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并同时符合下列各项条件者:(1)在调查周内未从事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也没有处于就业定义中的暂时未工作状态;(2)在某一特定期间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3)当前如有工作机会可以在一个特定期间内应聘就业或从事自营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