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优质草食畜禽发展计划实施进度,优化畜牧业结构
以实施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项目为契机,充分利用草山草坡草洲和秋冬闲田,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作,促进草食畜禽的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好高安、于都、吉州、南城、铜鼓、上栗等六个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项目,通过项目示范建设,带动周边农区种草养畜,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抓好16个优质草食畜禽示范基地,全面推行人工种草、改良草地,逐步推广冬闲田免耕直播黑麦草技术,实行草畜配套 ,提高草食畜禽质量。今年人工种草面积要比去年有较大增加,下半年达到120万亩,全年达到240万亩。赣州、宜春、吉安等每个市要完成35万亩以上,上饶、抚州等每个市要完成30万亩以上,九江、南昌等每个市要完成25万亩以上,新余、鹰潭、景德镇、萍乡等每个市要完成6万亩以上。
五、强化饲料和兽药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监管,对全省重点养殖县、市(区)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测。集中打击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违法行为,规范饲料产销和使用,确保饲料和畜产品安全。建立一批无公害畜禽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建立合理的养殖工艺流程和质量管理制度,使全省畜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扩大兽药残留抽检数量和检测范围,全年完成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500批次,兽药产品抽检500批。
六、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良种供应与推广应用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扩大资金投入渠道,加强种畜禽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优良品种的供应能力。各地要突破所有制限制,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大力发展母猪扩繁场和母猪养殖专业户,尽快提高仔猪供应能力,以满足生猪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各级种畜禽场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供种结构、组织安排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畜禽养殖户对不同畜种、不同品种、不同层次良种的需求。组织开展全省种猪联合育种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提高供种能力和供种质量。认真筹备和组织好全省第三届种猪拍卖会,进一步扩大我省种猪影响。要加强种畜禽场动物疫病的净化工作,对省一级良种场重点疫病进行全面监测,将疫病控制在场内,防止向场外扩散。大力推广畜禽良种及配套生产技术,推广各类畜禽良种,加快品种改良,提高良种普及率,充分抓住秋季家畜繁殖季节,做好肉牛改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