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珠海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三)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做强做大一批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有意识地引进一些跨国公司的大型项目,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构建和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同时,对我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实行产业升级,以谋求新的更大的发展。提高我市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做强做大一批大公司和企业集团,要在继续增强格力集团、丽珠集团等原有大企业集团的同时,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做强做大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根据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通过企业改制改造,鼓励企业开展资产和业务重组,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兼并、联合及存量资产的配置,突出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主业优势和“领头雁”地位。为做强做大一批大公司和企业集团,要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创造条件在境内外上市。培育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鼓励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优先推荐报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争取优惠政策扶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对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优先推荐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争取国债贴息资金支持。贯彻落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和购买国内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等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我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明显优势的石油化工和印制电路板(PCB)及相关电子材料两大链式产业群。以裕华聚酯、富华化纤和在建中的PTA、长兴化工为龙头的石化行业,发展上下游产品的空间甚大。以PCB、覆铜板、玻纤三个行业形成的产业配套,使我市有可能成为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材料工业基地。这两大产业群中,有条件构建若干个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现阶段中小企业依然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力军,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把中小企业引向“专、精、特、新”的经营方向发展,是我市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按照《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有关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大财政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额度,引导社会投资企业技术改造;要引导中小企业承担我市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如软件开发、生物技术、医疗器械、仿真技术、智能网络产品等,从而造就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秀企业。无论是何种经济类型企业,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在政策措施上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全力支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大企业集团,主动承担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依托企业,使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它们的内在追求;并通过这些企业自主地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企业信息化,带动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对重点依托企业实施动态跟踪管理,不搞“终身制”,有关鼓励扶持的政策手段也主要针对“事”来设置,而不针对具体的企业设置。企业只有承担了所鼓励发展的重点产品和项目,并真正努力实施,才能享受相应的政策。对一些特别重大的技术创新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挑选承担企业。以此激励大企业、大集团加大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力度;同时也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脱颖而出,成长壮大。 为了适应国内外激烈竞争的产业格局变化,需对我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实施以下3个层次的产业升级:   一是产业间升级,即由轻型制造业适度转向重型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今后将会逐步转向重型制造业领域为主;二是产业内升级,即由中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高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三是产业链升级,如果把制造业分为四个区段的话,第一区段--研究与开发,第二区段--核心部件、芯片制造,第三区段--零部件制造,第四阶段--组装,应由第四、第三阶段适时转向第二、第一阶段。目前,一些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连同生产基地一道移至中国,此举说明国际产业转移背后将是国际研发转移,承接国际研发转移条件更为严格,我市各级政府需及早作出应对性安排。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