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珠海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4.推进结构调整工作面向全社会,不局限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结合进行。
  (二)主要目标
  1.要确保我市在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期间,我市工业要持续、稳定、高效增长,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2%左右,到2005年占GDP的比重达到45%左右,工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为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促进和融合、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市工业通过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金色(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环保产业)、蓝色(海洋产业)”(简称“三色”)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2.工业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五大支柱产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到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0年25.1%提高到30%左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化原料及制品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54.3%提高到65%左右;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塑料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高,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16%左右,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额进一步扩大;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环保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优势骨干企业。到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的90%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生产。
  3.全市产业组织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在主要行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国内领先并在国际占有一定位置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不断做强做大,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以及管理和营销水平上,逐步向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看齐,成为带领我市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领头雁。中小企业进一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关联产业链和产业群体。
  4.产业布局方面,珠海由东向西、由南向北产业在不同区域间(行政区、经济功能区、工业园区)形成梯次板块状分布,协调发展。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不同条件发展特色或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发展的专业区域集聚效应。

  二、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
  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条件,全面、深入、动态地实施产业结构的四大调整: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