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益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益阳市传染病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十五”规划》的通知

  3、组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机构和体系,积极探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和方法,由点到面逐步开展社会预防保健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延长人类寿命并提高质量。
  4、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改革,配套建设适应疾病防治与管理、疾病监测、计划免疫、卫生监测检验需要且规模适度、房屋适用、设备先进、技术适宜、人员适应、管理科学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逐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综合防治能力,充分发挥其对辖区内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预防保健的需求。
  5、逐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费投入办法,健全高效的快速反应和处理各种疾病的运行机制,使整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具体指标
  1、到2005年,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建证率、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消除免疫空白点;
  2、到2005年,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成果,健全和完善监测网络;
  3、预防和控制霍乱、出血热、钩体病、腹泻病的爆发流行;
  4、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麻疹的发病率,“十五”期间麻疹平均发病率较“九五”期间降低50%;
  5、至2005年以前,巩固基本消灭疟疾的成果,不发生本地疟疾病例,同时杜绝输入性二代病例的发生;
  6、到2005年,以县为单位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达70%;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0%以上;
  7、到2005年,健全艾滋病、性病监测网络,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宣传教育、卫生保障、监测信息统计及咨询服务相结合的防治体系,普及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减慢艾滋病和性病的传播速度;
  8、至2005年,医院传染病漏报率比2000年降低20%;
  9、持续做好甲肝、乙肝、流脑、乙脑、出血热、钩体、风疹、腮腺炎等安全有效疫苗的预防接种,有效防止相应疾病的暴发流行;
  10、到2005年,进一步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保护学生身体健康。
  11、巩固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成果,确保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新策略的实施;
  12、到2005年,针对危险因素开展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的防治;
  13、至2005年,遏制血吸虫发病率的回升,血吸虫病居民感染率、病人总数、急性病人发病率分别在2000年基础上下降30%,垸内基本消灭钉螺,垸外钉螺面积比“九五”期末减少40%,阳性钉螺平均密度下降50%。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