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建立重大病虫定期汇报和预报发布制度。每个县、市每周应向省市及周边县植保站报告一次水稻主要病虫情况,即当地本田水稻主要病虫发生实况和下周发生趋势,突发情况则随时汇报;每个县、市每周应发布一期水稻病虫预报,预报内容为水稻主要病虫本周发生实况和下周发生趋势及防治方法。
2、加强防治技术指导。一是各地要因地制宜,及早制定和发布防治方案,为当地政府组织防治当好参谋;二是在防治的关键时期,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和田间地头,为农民防治病虫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督促落实防治措施,检查防治效果。三是加强与媒体合作,做好病虫预报发布和防治指导宣传。四是抓好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充分发挥病虫情报的效能,帮助农户搞好病虫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3、加强植保技术推广。各级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稻田及时耕沤治螟,超级送嫁药预防叶瘟和螟虫,混合用药保穗,高效低毒对路农药和无公害病虫防治等植保实用技术。要求每个县要抓好一个植保技术示范片,面积不少于2000亩。抓好一个水稻病虫综合治理示范村,面积不少于500亩。
附件八:
2005年全省粮食作物主推机械化技术实施方案
根据厅《关于做好二〇〇五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现提出我省2005年粮食生产主推机械化技术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技术创新和服务机制创新相结合,技术开发与组装配套并重的原则稳步推进水稻烘干,重点突破水稻种植,快速提高水稻机收水平,全面普及水田机耕,推进粮食生产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力争2005年,一是拖拉机增长5万台,联合收割机增长5000台,插秧机增长100台,烘干机增长80台。二是全省水田耕整面积达到1977万亩、水稻种植面积达到88万亩、水稻收获面积达到1275万亩,水稻烘干达到50万吨,折合面积140万亩。机耕、机械种植、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0%、10%和25%。三是在全省粮食主产区建立60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村,集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新增16个水稻机插示范点,机插秧面积达到10万亩。四是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节本增效技术,重点示范推广化肥深施、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高性能植保机械化技术等。力争节本增效技术实施面积达到200万亩。五是计划培训1000户农机大户和10000名农机手。重点培育100户固定资产达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100户种粮面积3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具体面积与分布详见表5。
二、主要技术内容
1、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省引进示范推广的种植机械化技术主要有机械化育秧技术、机械插秧技术、机械抛秧技术以及机械直播技术。(1)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是指在育秧过程中使用机械,电加温和自动控制手段,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下的一项技术。包括床土配置、种子处理、播种和育苗管理。(2)机械插秧技术是指通过高性能的水稻插秧机将规格化育秧的秧苗移插到大田中。(3)机械化抛秧技术是指将薄膜育秧的秧苗通过抛秧机均匀地抛撒到水田中。(4)机械化直播技术是指将破胸后的谷种通过直播机械直接播到水田。
2、耕整地机械化技术。耕整地机械化技术是使用水田耕整机、水田驱动耙、旋耕机、机耕船以及水田铧式系列犁、驱动圆盘犁等在水田进行耕整地作业的机械化技术,以保证水田碎土效果及耕整后平整,省工省成本。
3、化肥(底肥)深施机械化技术。结合水田耕整地机械作业,在耕整机具上装肥箱及排肥装置。在水田耕整作业的同时,将化肥施于前道犁沟内,随即翻垡深埋入土,整地作业后将化肥均匀混合于土壤中,达到深施肥目的.要求施肥深度达到6-10cm,深浅一致,排肥均匀连接,无明显断条现象,肥量满足当地农艺要求。实行水耕作业的地区,耕整施肥前要严格控制田间水量(水深1-2cm),使之既不影响耕整作业,又保证施肥质量。
4、节药型植保机械化技术。此项技术常见的有喷雾机械化技术和喷粉机械化技术两类。(1)喷雾机械化技术是利用专门装置把溶于水或油的化学药剂、不溶性材料(可湿性粉剂)的悬浮液、各种油类以及油与水的混合乳剂等分散成为细小的液滴,均匀地撒布在农作物表面,达到防治目的的技术。(2)喷粉机械化技术主要是利用风机所产生的气流将粉剂微粒吹送出去,或使其呈飘浮状态进而沉降在防治对象上,或气流直接将粉粒吹散到作物枝叶上,达到高效防治病虫害目的的技术。
5、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目前我省重点推广的管道输配水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塑料管道、暗管(石砌、灰土等)输配水管、尼龙布涂胶开口管、虹吸管等来输送水,以减少水的漏损,提高水的利用率。
6、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就是利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收割、脱粒和清选等作业内容。
7、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直接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编压还田。它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其核心技术是采用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入田中,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粘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直接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