⒃金优207:系优质高产晚籼早熟组合,全生育期115天左右,一般亩产400-500公斤,秧龄23-28天,中后期少施氮肥,增施钾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⒄先农20号:系优质高产晚籼早熟组合,全生育期109天,一般亩产450公斤,及时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
⒅汕优46(汕优10号):系中熟高产晚籼组合,全生育期125天左右,一般亩产400-500公斤,秧龄不超过30天。
⒆先农16号:系中熟高产晚籼组合,全生育期125天,一般亩产450-500公斤,秧龄25-30天,插后3天排水露田。注意防治病虫害。
⒇丰优191:系三系中熟晚籼新组合,全生育期126天左右,一般亩产500公斤,茎秆坚韧,不要脱水过早,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21)先农22号:系中熟高产晚籼组合,全生育期117天左右,一般亩产500公斤,分蘖力一般,结实率较高。秧龄不超过30天,注意防治病虫害。
(22)国丰一号:系早中熟高产晚籼组合,全生育期123天左右,一般亩产450公斤,分蘖力中等。6月中下旬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1-1.5公斤,追施氮肥应早而稳,注意防治病虫害。
(23)金优桂99:系中熟高产晚籼组合,全生育期123天左右,一般亩产450公斤,分蘖力强,茎杆较细,注意防治病虫害。
(24)中优桂99:系中熟高产晚籼组合,全生育期125天左右,一般亩产450-480公斤,分蘖力中等,6月20日左右播种,秧龄30天左右,后期断水不能过早,及时防治病虫害。
(25)汕优82:系早熟高产晚籼组合,全生育期115天左右,一般亩产450公斤,剑叶挺直,分蘖力较强,注意防治病虫害。
(26)赣晚籼29号:系中迟熟优质晚籼品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一般亩产450公斤,叶片较挺,茎杆坚韧,米质优,注意防治病虫害。
(27)赣豆4号:系春大豆品种,全生育期95天左右,一般亩产127公斤,耐旱性较强,不易裂荚,最后培一次土,中抗病毒病,注意防治病虫害。
(28)农大108:全生育期112-116天,一般亩产510公斤,株型半紧凑,亩密度3500株,前期应适当控制肥水,大喇叭口期可重施追肥,后期应注意田间排水,纹枯病流行区应慎用。
(29)岩薯5号:系加工型红薯品种,株型半直立,短蔓,中粗,分枝较多,结薯集中,薯块大小均匀整齐,薯形纺缍形,紫红皮桔红肉。食味软、较甜。适合制作加工食品。不抗薯瘟,较耐贮藏。于2月下旬或3月上旬排种为宜,采用酿热物温床覆盖薄膜或露地薄膜育苗。
(30)费乌瑞它:系早熟马铃薯品种,早熟,从出苗至成熟65天左右;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50厘米左右,一般亩产鲜薯1500公斤左右。该品种喜水耐肥,种植密度每亩5000株为宜,易感晚疫病、轻感环腐病和黑胫病,轻感卷叶病PLRV、块茎中感晚疫病。
主导品种推广面积及分布详见表3。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和协调。粮食主导品种实施方案是涉及多部门的系统工作,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首先是成立方案领导小组,由省农业厅分管领导和各设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组成,重点负责全面规划、协调、督促实施。二是设立目标责任制,分解任务,层层抓好落实。三是成立技术小组,主要是育种专家、品种审定委员会部分委员和设区市种子站站长组成,重点负责制订实施方案、落实技术措施、加强技术服务等工作。
2、加强粮食主导品种的宣传和管理。首先要加大主导品种的宣传和推介。要在1-2月,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主导品种,宣传良种与良法的配套,让农民了解品种,最终使用该品种。二要规范品种审定、引种许可行为,对种性退化,生产实践证明已不宜推广的品种,要停止推广。三要加大品种市场管理力度,坚决打击未经审定和引种许可以及超适宜种植区域经营品种的违法行为。
3、搞好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首先要精心组织明年的农作物主导新品种试验示范,重点搞好10个展示区和15个丰产片示范点工作。其次要组织好主导新品种现场观摩活动,让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与品种“零距离接触”,了解品种,应用品种。
4、加强种子市场管理。一是依法核发种子经营许可证,严把市场准入关。二是对企业的种子生产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100%种子企业的100%生产田块进行花期检查和100%的入库种子批的质量检验,促进种子质量的提高,严把种子生产质量关。三是要加大种子市场质量监督抽查力度,采取重点季节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突出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作物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大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种子质量市场监督抽查力度,计划2-3月份对辖区内种子销售网点销售的种子进行全面抽查。通过生产、销售等环节种子质量的监控,严防假劣种子下田。
5、积极做好种子行业指导工作。一是要做好2005年种子市场的预测,搞好良种供需余缺调剂,确保用种安全。二是要做好种子行业协会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功能,为种子管理、企业、选育者等提供决策服务。三是要不断丰富完善江西种业信息网,加强与农业部及厅信息网站及兄弟单位、企业信息的对接,全力促进全年良种工作上新台阶。
表3:2005年粮食主导品种推广面积及分布(略)
附件五:
2005年全省粮食作物主推栽培技术实施方案
围绕今年我省粮食生产总体目标,大力推广水稻轻型节本栽培技术、水稻高产稳产高效配套集成技术和标准化绿色大米生态农业技术及以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努力提高粮食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