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省旱粮生产特点,规划以下35个特色旱粮主产县:
1、高蛋白大豆生产优势县。即以下15个县(市、区):都昌、波阳、余干、临川、东乡、进贤、新建、高安、丰城、袁州、渝水、吉水、吉安
这些县具有大豆生产优势,一般面积达4万亩以上,且相对集中连片,它们大豆生产总规模占全省的一半左右。
2、鲜食与加工薯类生产优势县。即以下10个县(市、区):袁州、上高、樟树、丰城、修水、都昌、安义、兴国、广丰、瑞昌
这些县具有红薯生产和加工优势,一般面积达5万亩以上,总规模50万亩。
3、食用玉米优势县。即以下10个县(市、区):修水、武宁、九江、上高、进贤、南城、安远、大余、信丰、崇义
这些县具有食用玉米生产、加工和出口优势,且达到1万亩左右的规模。
附件四:
2005年全省粮食作物主导品种实施方案
根据厅《关于做好二〇〇五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我省种子工作实际,提出2005年省粮食作物主导品种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快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更换30%,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省推荐的水稻主导品种推广面积2910万亩;早稻优质率达到95%以上,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品质指标达到部颁标准三级以上优质早稻品种占60%;主要品质指标达到部颁标准二级以上高档中、晚稻品种占5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种子商品率提高2个百分点;良种在主要粮食作物增产中的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
二、主导品种及特点
1、主推品种与面积。水稻品种26个,推广面积2850万亩,占水稻面积的59.4%。旱粮品种4个,推广面积60万亩。其中:
⑴早稻主导品种9个:金优463、金优402、金优974、中优402、株两优02、金优71、先农3号、先农5号、金优458等;推广面积1280万亩,占早稻面积的64%。
⑵中稻主导品种6个:两优培九、Ⅱ优838、博优赣28(博优752)、Ⅱ优906、赣晚籼30号、国稻1号等;推广面积510万亩,占中稻面积的72.9%。
⑶晚稻主推品种11个:金优207、先农20号、汕优46、先农16号、丰优191、先农22号、国丰1号、金优桂99、中优桂99、汕优82、赣晚籼29号等;推广面积1060万亩,占晚稻面积的53%。
⑷旱粮:大豆1个:赣豆4号,推广面积20万亩;玉米1个:农大108,推广面积20万亩;红薯1个:岩薯5号,推广面积10万亩;马铃薯1个:费乌瑞它,推广面积10万亩。
2、主要特点。
⑴金优463:系高产早杂组合,全生育期114天左右,一般亩产450公斤,株型紧凑,分蘖力强,谷粒细长,米质优。
⑵金优402:系早杂中熟稳产组合,全生育期113天左右,一般亩产400-425公斤,该组合已种植多年,特别注意预防稻瘟病。
⑶金优974:系早杂中熟组合,全生育期112天,一般亩产420公斤,插足基本苗是该品种高产的关键,同时要增施钾肥,注意预防稻瘟病。
⑷中优402:系早杂中熟组合,全生育期113天左右,一般大田亩产400公斤左右,多施磷钾肥,防倒伏,防治稻瘟病。
⑸株两优02:系早杂中熟新组合,全生育期113天左右,一般亩产400-500公斤,孕穗前施少量钾肥,后期少施氮肥,控制剑叶长度,确保大田用种量,插足基本苗是该品种高产的关键,注意防治病虫害。
⑹金优71:系早杂早熟高产组合,全生育期107天,一般亩产400-450公斤,株型紧凑,早追肥攻苗,增施钾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⑺先农3号:系早杂中迟熟高产组合,全生育期112天左右,一般亩产450-475公斤,3月中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公斤,注意防治病虫害。
⑻先农5号:系早杂中迟熟稳产组合,全生育期112天左右,一般亩产450公斤左右,3月中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公斤,注意防治病虫害。
⑼金优458:系早杂中熟高产组合,全生育期110天,一般亩产450公斤,株型适中,茎杆粗壮,分蘖力强,综合防治病虫害。
⑽两优培九:系两系高产中稻组合,全生育期140天左右,一般亩产500-600公斤,秧龄30-35天,重施基肥,后期不宜断水过早,注意在破口期防治稻曲病。
⑾Ⅱ优838:系杂交中稻高产组合,全生育期134-138天,一般亩产500-550公斤,茎杆粗壮,抗倒伏,米质中等,秧龄35天,大田亩用种量1.25-1.5公斤,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⑿博优赣28(博优752):系杂交中稻高产组合,全生育期145天左右,一般亩产550公斤,株型紧凑,秧龄35天左右,后期不宜断水过早,海拔400米以上地区不宜种植,注意综合防治病虫害。
⒀Ⅱ优906:系杂交中稻高产组合,全生育期比汕优63稍长。一般大田亩产500公斤左右,每蔸双株,10万基本苗。
⒁赣晚籼30号:系优质高产常规晚稻新品种,全生育期作一晚140天左右,作二晚132天(赣北不宜),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谷粒细长,米质优,饭味好,大田亩用种量3-5公斤,秧龄35-40天,注意综合防治病虫害,该品种不宜在稻瘟病重发地区种植。
⒂国稻1号:系杂交晚稻优质高产组合,全生育期126-130天,一般亩产550公斤,秧龄30天,不宜过长,后期不宜断水过早,注意综合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