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大农村信息员培训力度
农村信息员队伍是连接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与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是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今年,我厅提出要完成5000名农村信息员培训任务。各地要将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同农村信息网络延伸紧密结合,每个已建成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县,要完成50名以上的农村信息员培训任务。根据这一目标,吉安、赣州、九江、上饶市各需完成信息员培训任务600名,南昌、宜春、抚州市各需完成信息员培训任务500名,鹰潭、新余、萍乡、景德镇市各需完成信息员培训任务275名。培训对象主要是热心于农村信息服务的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及村、组干部。培训内容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一站通”应用和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知识等,重点培训“一站通”应用知识,有条件的农村信息员应帮助其注册为“一站通”会员。同时,各地还应做好信息员网上注册登记、发证及备案工作。信息员培训工作完成后,我厅将组织对信息员培训质量进行抽查,不合格的要组织返工、再培训。
五、抓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抓好农业信息服务,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一切信息工作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今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了“信息入户”试点,就是力求解决这一难题。各地农业部门也应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如何搞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1、做好农产品供求和推介的服务。壮大“一站通”会员队伍,提高在“一站通”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促进网上交易额逐年攀升。2、搞好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及时从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等信息媒体调度有价值的价格信息,及时向农民反馈,从而引导农民生产和农产品流通。3、建立农业信息预警数据库。以农业生产、农民收入、重大动植物疫病和灾情为调查重点,全面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情况调度和分析,建立农业信息预警数据库,从而为领导决策和衡定当前农业经济运行情况提供数据指标依据。4、建立“农业信息入户”综合服务系统。充分利用电脑、电话、电视“三电合一”,积极探索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如农业信息服务热线“118”,“农家乐”声讯服务热线,《农民之友》短信服务平台等就是很好的尝试。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网上农产品展示展销,积极向江西农业信息网及中国农业信息网推介当地“名、优、特、新”农产品,建立网上农产品展厅,开展农业网上招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