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主要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是一个长期努力和实践的过程。到2020年,全省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核电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增加到22%左右;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比重逐步增加,新能源及其低碳装备制造产业居国内领先地位;单位GDP能耗降低到1吨标煤以下,碳排放强度年均降低4%以上,主要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立较完善的低碳发展法规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建成若干以低碳发展方式和低碳消费方式为特征的低碳经济示范区。
三、主要任务
(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快速扩张,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低能耗的信息产业,大力调整工业部门内部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污染减排,促进传统结构优化和升级。不断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改造和升级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业、软件信息产业等资源能源消耗少的现代服务业,促进低碳服务产业的发展。
(七)改善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核电,广泛应用世界先进的核电技术,科学选址,研究核电项目的关联效应,加快咸宁大畈核电站的建设进程,积极谋划和筹备后续核电站的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水电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水电项目;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开发,推动小汽车主要燃料向压缩天然气转化,推广汽车利用醇类燃料、合成燃料、生物柴油、替代燃料及电动汽车技术;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广能源作物种植,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碳化、压缩成型技术,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地区生活用能中的比例;加快风电开发和建设,使我省在风电建设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推进太阳能利用,推广太阳能利用产品的应用,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集群,加快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发电项目建设。
(八)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和体系,落实《湖北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湖北省“十一五”节能行动计划》,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继续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开展先进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推进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力度,不断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造纸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重点落实“十五小”和“新五小”专项治理工作,努力降低单位能耗。鼓励常规火电厂进行供热改造,积极推进节能的余热(气、压)发电、热电联产及热电冷联供的电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