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经费在同级项目活动费中解决。
(三)营造农村改厕健康教育氛围
县(市、区)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宣传报道与改厕同步进行, 贯穿改厕工作始终。
利用县、乡、村的广播、电视、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宣传项目的目的意义和主要措施,引导群众收听观看传播材料, 提高参与的自觉性,为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明确核心信息
1、卫生厕所是指有墙、有顶,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贮粪池密闭无渗漏,粪便进行三格化无害化处理的厕所;
2、修建卫生厕所,防止粪便污染水源,是预防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3、三格化粪池、沼气池厕所清理出的粪渣必须经过高温堆肥的无害化处理后才能进行农业应用;
六、评估办法
评估过程:基线调查--过程评估--终期评估。
基线调查:省指导小组设计一套调查问卷,经过预调查进行修改,最后确定调查问卷。各县负责调查工作,县级调查人员需经过省级指导。
过程评估:把过程评价作为项目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评估项目进展情况。由省、县指导小组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计划和方案的调整。
终期评估:调查方法与基线调查基本相同。将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项目执行的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形成终期评估报告。
调查方法:采取定量调查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量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定性采取小组访谈方法与现场观察。调查内容主要有:被调查者(村)的基本情况、可利用的资源、卫生厕所的概念,卫生厕所与疾病防治的关系,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卫生厕所使用和管理知识。评估指标:健康教育材料覆盖率、人群参与率、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形成率。
批质量保证抽样法:在各县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1个村,每村随机抽取29人,采用询问式问卷调查。
小组访谈:在各县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1个村,每村抽取6-8名乡村干部、医生、小学教师开展小组讨论。
七、时间安排
资料收集、方案设计--2005年3月
设计调查问卷--2005年4月中旬
基线调查--2005年4月下旬
社会动员--2005年5月上旬
传播材料制作与预试验--2003年5-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