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充分利用县级职业学校的综合功能和在师资、设备、技术、场地上的优势,积极组织申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及农业人口较多,转移任务较重的县(市)确保建立一个培训基地,力争每个县(市)建立一个基地。有条件的市州也应积极申报,力争建立相应的培训基地。

  4、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培训内容。农村职业学校要以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重点,以服务“三农”为目的,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在大力推行国家规划教材的同时,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大力培养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有条件的自编实用性讲义。按照“文化知识够用,专业技能过硬”的原则,加强实践性教学,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在转移培训的过程中要贴近农民、服务农民,根据农民就业和致富的需求,开展各种富有经济效益、有就业门路,农民乐于接受的培训,为农民转移就业和依靠科技致富开辟新的途径。对农民工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旅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基本技能,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农民工培训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应坚持“统一规范、实际实用、通俗易懂、先进创新”的原则,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文化程度和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因地制宜进行编写和选用。

  5、发挥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大力推进校企结合和产教结合,努力扩大“订单”培养培训的范围,增强职业学校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职成学校要通过举办日校、夜校、周末学校等形式,对进城务工人员广泛开展技能培训、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积极发挥社区教育的培训功能,根据辖区内外来人员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进行培训,并与有关部门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对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利用远程教育成本低、农民花钱少、受益快的优势,依据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制订培训计划,开展就业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6、广纳优秀教师,逐步建立技能培训师资库。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核心。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应该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组成,实行手把手、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使农民和农民工在培训期间真正学到一技之长。加强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吸纳年轻优秀大学生到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任教。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文化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具备某一方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职教师,为开展培训作好充分准备。此外,还应聘请社会能工巧匠,补充技能型教师不足,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技能培训师资库。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