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探索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充分挖掘骨干示范性学校的招生潜力,努力扩大招生规模。“512工程”合格学校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今年扩招不能少于200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今年扩招不得少于300人。二是要大力推动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县级职教中心与相关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扩大招生规模。三是要利用普通中学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班。四是支持鼓励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中等职业教育。五是积极发展远程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扩大电视中专、中央农广校等远程教育机构的招生规模。同时,要以现有的骨干中等职业学校为依托,积极主办远程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鼓励企业和有条件的职业学校联合举办远程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六是进一步扩大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把扩大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完成今年中职招生任务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各地要把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纳入本地整个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要出台扶持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努力使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所占比例有较大提高。
四、用政策扶持引导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
一是加大投入引导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2005年省教育厅将加大对职业学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资助万名贫困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其中9000名贫困生由省每人每学年补贴1000元;另外资助1000名特困生免费入学,学费由省按每人每学年2000元资助,教材费由市县解决一半、学生出一半,生活费由学校解决(具体实施办法另文下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筹措资金加大对资助职业学校贫困生的经费投入。要尽快建立“贷学金”、“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费收入中调剂部分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学校还可采用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的方式,由用人单位承担学生的部分学费;也可以实行“先上学、后缴费”,允许学生以用人单位支付的实习补贴或就业后的工作收入补缴学费,鼓励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完成学业,不能让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二是大力扶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提倡城市对农村、湖北对西部、东部联合办学形式,实行优势互补。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1+2”(即第一年在县级职业学校或西部学习理论课,后两年在重点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实习)或“1+1+1”(即第一年在县级职业学校学习理论课,第二年在重点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第三年实习)等。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提倡学生第三年到企业实习,实行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联合办学要通过签订有关协议或合同,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到依法办学、依规招生。有关联合办学的情况要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与外省联合办学的情况要报省教育厅职成处备案。三是继续实施以就业拉动招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要进一步引导职业学校面向市场办学,通过实施面向市场设专业、面向岗位开课程、面向实践抓技能三个面向,使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人才,以此吸引更多的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做到“出口”畅,“进口”旺。从2006年开始,对职业学校每安排一名农村贫困生或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实现高质量就业,由省对学校奖励100元(具体实施办法另文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