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事局编委办关于印发哈尔滨市人事编制系统电子政务建设2003-2005年规划的通知
(哈人发〔2003〕37号)
各区、县(市)、开发区人事局、编委办,市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局机关各处(室)、各事业单位:
现将《哈尔滨市人事编制系统电子政务建设2003-2005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五月十九日
哈尔滨市人事编制系统电子政务建设2003-2005年规划
按照国家人事部、省人事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大力推进实施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电子政务工作,特制定《哈尔滨市人事编制系统电子政务建设2003-2005年规划》。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事编制政务工作的要求,逐步实现全市人事编制与人才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动态化,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为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增强人事编制部门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市人事局、编委办负责具体的规划和部署,组织开发系统软件和数据库,制定标准体系。区、县(市)人事局、编委办、市直各单位人事部门按规划的要求,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进而体现人事编制系统整体运作的功效。
2、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根据需要,优先选择与公众关系密切,社会普遍关注,影响大、条件基本具备的人事编制与人才热点工作,集中精力抓试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开,不断发展完善。
3、立足现有,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现有设备和资源的效能,对网络设备改造的必要费用要肯于投入。
4、强化管理,安全保密。严格按保密部门要求,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对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要严格把关。严禁内部局域网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
到2005年底,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以哈尔滨市人事编制系统远程通信网、市人事局、编委办办公局域网、“哈尔滨市人事编制与人才”互联网站为基本框架,功能完备、布局完整的人事编制系统政务内外网。基本达到市级各类人事编制与人才数据库比较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数字化,内部办公过程网络化、无纸化程度,为基层单位和社会公众及时提供网上人事编制政务服务、公共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