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大规模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按照“逐步推进,有所侧重,点面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研究建立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制度。按照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对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建设要求,大规模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处级公务员出国培训;鼓励公务员参加MPA、MBA等高层次学历教育,继续开展电子政务培训,提高机关信息化建设水平。把依法行政和
行政许可法知识作为公务员初任和任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水平。
15、强化公务员作风建设。抓好公务员行为规范和依法行政教育,提高行政意识和行政能力,营造取信于民的良好政风。
五、以进一步健全人才市场体系为基础,构筑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16、完善全市人才市场体系。以集团化、专业化、信息化为目标,加大投入,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以市人才市场和中高级人才市场为龙头,逐步建立健全各区、县(市)和行业人才市场,打通各类人才交流渠道,尽快形成合理、有序的人才配置新机制。在江北地域建立市人才分中心,大力扶持其它县(市)建立人才分市场。积极与沈阳、长春人才市场协作,推进东北三市人才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17、深化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人事部门与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关系,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提高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继续深化人才市场经营机制改革,探索多元化资本参与人才中介业务经营的途径。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规范人才中介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推动人才市场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18、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强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完善人才信息数据库,发挥“哈尔滨人才网”在人才交流、信息引导中作用,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共同发展。继续与新闻单位联办“人才信息”专栏。
19、拓展市场化的新型服务功能。本着 “诚信、优质、灵活、规范”的原则,开发完善人才服务新型功能和领域,规范推荐评价、人事代理、合同鉴证、人才培训等业务。研究解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消除流动人员流动中的区域、部门、身份和所有制限制,疏通流动渠道。
20、做好人才引进、配置和培训工作。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开展急需人才招聘专场活动。认真抓好急需短缺人才培训以及学历和认证证书培训。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者资质测评,研究制定持证上岗办法。探索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资质测评办法。
21、创新人才综合服务工作。加强政策研究,完善为人才服务的相关制度。搭建为各类企业和中高级人才提供智力服务的绿色通道。围绕事业单位改革,搞好配套服务,重点做好推行聘用合同制的合同鉴证、辞职辞退人员的人事关系接转、身份的确定和工龄认定。加快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步伐,拓展培训领域,改进培训内容,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