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规划布局和发展重点
(一)规划布局。
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高纤复材。
新津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聚酯(PBT、PTT)和硅材料。
彭州塑胶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改性树脂(塑料)材料。
龙泉驿经开区重点发展锂离子和稀土镍氢电池材料。
成都高新区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医用植入材料。
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分布图(略)
(二)发展重点。
合成树脂(塑料)重点发展聚酯(PBT、PTT);高纤复材重点发展聚苯硫醚、玄武岩、芳纶、玻纤等纤维及复材制品;硅材料重点发展电子级硅;稀土材料及其他新材料重点发展稀土积压物贮氢合金电极系列材料、碲化镉/硫化镉、锂离子电池隔膜。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龙头企业、核心技术和项目,大力扶持本地优势企业,实施高端起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聚酯(PTT)力争建成国内首套产业化装置,聚酯(PBT)力争建成西南地区首套产业化生产装置;聚苯硫醚纤维力争成为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玄武岩纤维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性能最好的生产基地;芳纶纤维力争成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玻纤制品在规模、技术上居中西部领先;电子级硅实现零的突破,占领该产业国内制高点;稀土积压物贮氢合金电极系列材料成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碲化镉/硫化镉产能国内领先;锂离子电池隔膜成为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
在聚苯硫醚、聚酯等改性工程树脂(塑料)、玻璃钢、复合筋、锂离子电池材料(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骨诱导材料、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阳能级硅材料、超白(超薄、镧系光学)玻璃、稀土钕铁硼、稀土荧光粉等产品方面,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引进行业骨干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扩能发展,力争尽快达到国内新材料产业先进城市水平,为我市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配套。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行业指导服务,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制定并出台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和工作推进方案,建立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目录指南及年度产品、技术发展重点,建立新材料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将我市列为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高纤复材产业化基地,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有关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