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广东省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规定》的通知


  (五)方位物一般不少于三个,确有困难时可适当减少。方位物应选择明显、固绽、离界桩较近的地物。界桩至方位物的距离(平距),一般应实地量测,精确到0.1米;当界桩点附近缺少永久性地物和地貌特征点,且对点位的精度要求又不很高时,可从图上量取,取位到图上0.1毫米。界桩至方位物的磁方位角测定精度0.2度,注记到0.2度。

  (六)方位物编号按界桩点至方位物的磁方位角从小到大顺时针编排。

  (七)所在地和双方(或三方)签名栏的填写,按边界线代号的确定方法填写。如:“茂名阳江线”代号为440917,则所在地一栏茂名在上,阳江在下;签名栏茂名在前,阳江在后。

第三章 边界线的标绘

  第十三条 边界线的标绘是将双方确定的边界线、界桩点的位置准确地标绘在1:1万地形图上,或正射影像图上。地形图的内容不能满足需要时,需对边界线两侧一定范围内与确定边界线以及界桩位置有关的地物、地貌及地理名称注记进行补测、修测。

  边界线与边界带状地形图的测绘要求与方法:

  1、边界线的标绘应根据边界双方协商确定或上级裁定的边界线在实地进行;高山困难地区,具有明显分界地性线(如分水线、合水线)且地物、地貌变化不大的边界地段,如双方能够在室内准确判明边界线走向和位置时可由勘界双方在室内在正射影像图或地形图上标绘,如室内难以判明的应到实地调查标绘。

  2、边界线的调绘尽可能利用现势性好的1:1万正射影像图。调绘的范围为边界线两则各2公里。

  3、一般地区地形图测制时间或正射影像图的摄影时间超过三年以上,高山地区超过八年以上,则应对边界线两则各2公里范围进行补测、修测。补测的主要内容为与边界线和界桩点位置有关的永久性地物、地貌,如关隘、河流、沟渠、堤塘、桥梁、涵洞、道路等。

  4、界桩点、界桩拐点及界线经过的独立地物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平面误差一般不大于图上±0.2毫米;修测、补测的其它与确定边界线有关的地物地貌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平面误差一般不大于图上±0.5毫米,同时应保证界桩点与各类地物点相关位置的准确。

  5、带状地形图上的要素包括:界桩点、边界线、等高线、水系、交通及其附属建筑物、居民地、地名及与边界线有关的独立地物等。

  第十四条 各类要素采用5色清绘。边界线用0.3毫米红色实线不间断表示(以线状地物中心线为界、且地物符号宽度小于1.0毫米时,界线符号在线状地物符号两侧交错相接绘出,每交错一次,线划长度不超过1厘米)。界桩符号用直径1.5毫米红色小圆圈表示。界桩编号用红色注记。植被要素用绿色、地貌要素用棕色、水系要素用蓝色、其它要素用黑色绘出。各类要素符号的规格要与所利用的地形图上相应符号的规格一致。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