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2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引进30家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在成都设立区域性总部,培育20家注册用户超过20万户的本土第三方平台;在中心城区形成3-5个电子商务专业楼宇;在成都高新区形成西部地区平台集中度最高、研发能力最强的电子商务集聚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比例超过50%,大企业大集团电子商务应用比例超过85%,培育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200家;初步建立支撑成都电子商务发展的地方法规、行业标准、电子商务诚信、物流配送、安全支付等体系,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以做大做强第三方平台为重点,全面提升电子商务产业化水平。坚持“引进做大一批、扶持做大一批、联合做大一批”的思路,充分发挥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出台招大引强的突破性政策,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设立区域运营中心、结算中心、呼叫中心及研发中心;建立健全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的扶持政策,支持有基础、有潜力的第三方平台发展成为行业领袖和龙头;积极鼓励支持关联行业第三方平台联合重组,促进资源优化整合和集约化经营,打造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平台及产业集群,提升成都电子商务产业化水平。
(二)以电子商务普及推广为重点,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大力促进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家庭的“双进工程”,以我市产业基础较好、电子商务较易推广的行业和领域为突破口,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普及对象,坚持政策引导、市场推广、典型示范、社会参与的原则,依托行业协会、工业集中发展区、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和知名第三方平台或培训机构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培训,启动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积极推动SOHO基地引进和建设,加快培育壮大“网商”队伍,提高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1.制造业。围绕IT、机电、医药、女鞋、家具、食品、汽车、通讯等优势制造产业,以集中发展区为载体,加快构建专业性行业B2B平台,鼓励和推动园区企业整体应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加快形成区域性、行业性供应链及产业链布局,形成有效支撑我市经济发展、辐射全国的行业B2B价值链体系。充分发挥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作用,鼓励制造企业和外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进出口业务。
2.农业。以农业10大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和龙头企业为重点,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加快建设双向互动的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大型超市、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及中高档酒店对接,促进获得GAP认证农产品的销售。推广成都农产品进上海的模式,支持我市第三方平台与省内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生鲜连锁超市等建立农产品网上直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