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技校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技能人才新的更高要求,改变目前技校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对滞后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技工教育应当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为最终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针对技校学生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差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文化课、技术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提高技校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为技校学生适应科技的发展、工种岗位变化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坚决制止某些技校随意删减课程、压缩课时,不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的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做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经营集约化和生产技术现代化、自动化的提高,企业对技术工人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单一工种、单一技能的技工已逐渐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劳动者自始至终只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转换岗位重新就业的机会将不断增多,劳动力流通也不断加快,因此,技工学校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对学生实施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岗,成为“多面手”,逐步实施“多证制”,以增加技工学校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深化技校教育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技工教育体系
1、加大我市技工学校结构调整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变我市技校数量多、规模小、专业设置重复的现状。一是重点扶持一批,即对我市现有的18所高级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进行重点扶持,使其发挥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一大批有条件技校的发展;二是联合、重组一批,即对一个行业内部或条件相同,有一定办学条件和水平,其优势又能互补的学校进行联合或重组;三是压缩、撤销一批,即对那些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不高,且达不到一定办学规模的,采取压缩、关停或撤销;四是转换职能一批,将一部分过去行业或企业创办、规模较小、层次较低的技校,将其培养目标和职能重点转向为企业内部实施业后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等。通过结构调整,使我市技校形成布局合理、专业设置适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技工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