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搞好规划,加大投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把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社区服务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深入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当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做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改造、同步建设。为此,计划、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立项、设计、竣工验收3个环节上把好关。单位型、单元型社区服务用房和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分别由单位和物管部门负责。要加大社区社会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投入。从今年起,市和各区县都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主城各区没有社区居委会含党支部办公用房的,今明两年内必须予以解决。“十五”期间,全市各类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在满足社区居民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逐步达到市里确定的标准。
三、强化社区管理,拓展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
一建立社区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平台。按照中央关于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街道办事处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机构,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明确职责,管理辖区内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障等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要逐步建立社区服务站,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辖区内贫困群众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工作,通过加强就业培训,收集信息,定向推荐,开展社区服务等,使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二维护社区治安秩序。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根据社区规模调整,建立社区专兼职相结合的保安队伍,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社区保安组织所需经费采取多渠道筹集的办法予以解决。建立健全社区法律服务、调解等群众组织,积极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加强对“两劳”释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管理,强化社区治安功能,维护社会稳定。
三拓展社区服务。抓好区、街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大力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搞好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抓好社区各类服务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居委会现有资产和设施的管理。采取租赁、联办、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办法,将社区内各单位、企业过去用于“办社会”的服务设施纳入社区服务业,继续发挥其功能和效益。进一步落实有关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社区服务业的管理办法,规范行业管理。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社区服务在改善居民生活、扩大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