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转变职能,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一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按照“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原则,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市、区政府要把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至街道。切实简政放权。逐步建立起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街道办事处在指导思想和职能职责上要实行转变,要以社区建设为中心,城市管理、社会保障为重点,对辖区内的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全面负责,为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街道规模作适当调整。街道办事处要结合机构改革,落实负责社区建设的机构和人员,抓好社区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区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以街道为主的区政府部门和街道双重管理和监督,在辖区内依照法规授予和行政委托的权限试行综合执法。街道办事处一律不再经商办企业、办市场,现有企业和市场要逐步移交和改制。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移交办法,确保国有和集体资产不流失。从明年起区市政府不再向城区街道下达经济考核指标。建立适应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财政支撑体系,主城区以城市工作为主的街道从明年起要取消街道一级财政,其余区市的街道也要逐步取消街道一级财政,由区级财政合理核定街道一级承担事权所需管理成本。街道所需行政事业经费,全额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切实保障街道的工作经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街道财务的管理和监督。通过街道管理体制的改革,带动整个城市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
二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城市社区的范围,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开发,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和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居民委员会规模作适当调整,依据地缘、单元、单位三种不同类型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社区规模一般在l000-2500户左右,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设置社区居民委员会。
三建立健全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主要由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居委会组成,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按照《
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社区群众性民主决策机构,由社区居民代表和社区单位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项。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其它组织的工作进行民主监督。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治的主体组织,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办事机构,其成员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负责对社区日常事务的具体管理,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社区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设立专门工作委员会,培育和发展社区群团组织、中介组织,积极开展社区工作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