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多种选择。通过办税服务厅、网站、电话、短信、传真和信函等多种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有条件的地区可推行网络在线咨询。现场咨询工作量较大的场所,可设置咨询辅导室,为纳税人提供预约咨询和集中解答。
2.做到准确解答。纳税咨询人员依托纳税指南库,为纳税人提供统一、权威、准确、实用的解答。提倡使用普通话,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多语种服务。
3.给予高效回复。推行纳税咨询回复时限公开承诺制度,对于能够解释准确的咨询问题,应当场答复;对于不能即时解答的,应在规定时限内按约定方式回复;对于暂不能准确答复的,应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转交有关部门限时办理后回复;对于涉及多部门的复杂咨询问题,需要延期的,应及时联系纳税人,并耐心说明原因,层级提交咨询专家组研究后回复。
4.完善纳税指南库。按照内容完整、分类科学、准确实用的要求完善纳税指南库,作为税务机关执法和纳税人履行义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纳税指南分级维护机制,成立由纳税服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指定专人组成的编审委员会,负责纳税指南的编写和更新维护。
5. 规范纳税咨询管理。进一步完善纳税咨询服务工作制度,明确各级税务机关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优化受理程序。切实加强各个工作环节的衔接,明确前台咨询和后台业务支持部门岗位的责任,建立有效的协调运转机制。加强对纳税咨询情况的统计分析,针对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服务方式和征管措施,增强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实行纳税咨询服务全过程记录和监督,健全纳税咨询绩效考评办法,定期开展咨询回复满意度调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纳税咨询的质量和效率。
(三)办税服务。
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拓展多元办税,优化办税流程,精简涉税资料,帮助纳税人更快捷地实现税收权利和义务。
1.完善服务功能。全面实行涉税审批事项统一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服务,推行导税服务、全程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限时办税等服务方式。提供个性化的优先办税服务,为A类信用等级纳税人、重点税源企业以及其他特殊纳税群体开设专用窗口。探索流动办税服务,根据实际需要对偏远地区纳税人开展流动服务和上门服务。
2.拓展多元办税。完善网上申报功能,逐步扩大网上申报范围,建立以电子申报为主体,电话申报、短信申报、邮寄申报、代理申报、上门申报等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申报体系,加快推行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为依托的电子缴税方式。积极拓展网上办税业务范围,实现税务登记、文书申请、发票认证与验旧、申报缴税、涉税提醒、信息查询、预约服务等税收业务事项的网上办理,收集纳税人的需求,对现有网上办税的功能进行修改和完善。
3.优化办税流程。清理办税流程中存在的重复环节,进一步下放和前移审批权限,合理调配工作资源和工作时间,合并办理不同税收业务流程中的调查、核批、检查等事项。减并表证单书,提高表证单书的科学性和易用性,方便纳税人使用和基层税务人员审核。根据纳税人经营规模、信用等级、行业类型等,积极引导纳税人按分类均衡使用纳税申报期间。积极推行预约服务,增加服务内容,逐步开通办税服务厅排队叫号情况实时查询服务,方便纳税人错开办税高峰,节省办税时间,重点解决部分办税服务厅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切实提高办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