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现代物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我市交通发达、公铁路密集、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整合现有资源,重点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或集聚区,加快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突出抓好淄博商贸物流园、齐鲁现代物流港、淄博(鲁中)现代国际物流中心、鲁中国际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园区和项目的规划建设,为打造鲁中现代物流“旱码头”奠定基础。积极推进制造业企业物流外包,鼓励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互动发展,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鼓励现代物流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连锁化经营、网络化管理,不断提高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服务水平。重点发展综合性物流和特色物流,延伸物流服务网点到农村,完善城市商务服务和城市配送功能,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改造提升交通运输业,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
3.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传输服务业。在继续优化和完善通信骨干传输网、宽带接入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各类支撑网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抓住第三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NGN)、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加快普及的有利机遇,加快发展信息传输服务和增值服务;进一步优化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重点发展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等,加快建设公共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加快建设农业信息网络;依托基地、园区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
4.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实施与扩内需、保增长密切相关的重大专项技术,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以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园和东岳氟硅材料科技园等为依托,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大中小企业创新联动,加快先进技术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继续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培育面向制造业的服务产业;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和技术服务工作,提升科技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服务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围绕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搞好科技服务,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带动一批与科技有关的技术评估机构、审计评估机构、会计评估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等商务服务机构发展,尽快建成鲁中地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5.商务服务业。按照专业分工、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打破地域限制和行业垄断,以发展中介服务为重点,着力发展会计、审计、证券、保险等财务类服务业,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类服务业,信息、咨询、评估等咨询类服务业,代理、经纪、拍卖、担保等市场交易类服务业。突出发展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业,重点培育淄博国际陶瓷会展中心,打造区域性会展平台;培育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淄川瓷砖卫浴博览会和齐文化旅游节等为代表的会展、节会品牌,提升我市会展、节会知名度。加快建设和培育符合淄博产业特色和人才需求的规模较大、信息化水平较高、服务规范的综合性劳动力市场,完善区县级就业服务机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全市统一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重点培植一批运作规范、诚实守信的商务服务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功能完善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