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十二五”规划,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衡量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议大事、抓大事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编制中要正确处理好政策导向与市场配置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竞争机制和健全公共服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与环境生态等的关系;正确处理规模扩大与效益提升的关系。要体现政府引导、规范、监管和服务的职能,体现政府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同时要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协调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全面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把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乡区域型经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开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扩大居民就业、提供公平优质义务教育、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服务放在重要位置,把增进人民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使广大市民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
(二)目标科学可行,措施保障得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编制和实施我市“十二五”规划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科学客观制定相应评价指标,确保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要创新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机制,强化总体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做实做深专项规划和县(市)区规划。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既要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也要突出重点,抓住银川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尽量减少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领域的内容,充实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优化环境等内容。
(四)民为主体,公众参与
进一步提高规划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得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改革的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的过程和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的过程。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