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发展改革委等关于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首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

  四、大力发展随班就读教育,切实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十七)把发展随班就读教育作为提高残疾学生教育水平的主要形式和重点工作,统筹规划,加强领导,规范建设,强化管理,提升质量,使有能力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能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十八)完善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健全随班就读管理和教研两个网络。区县教委设专人负责随班就读工作。以区县特殊教育中心为依托,配备专兼职人员,为随班就读学校教师提供咨询、培训和指导。加强研究,积极稳妥做好小学和初中随班就读工作的衔接工作。
  (十九)加大对随班就读的专项投入,加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根据实际需求每年建设一定数量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利用资源教室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加强随班就读教师培训。随班就读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特殊教育学校生均标准执行。
  (二十)制定《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随班就读学生的鉴定、教学、考评和管理提出要求。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个别化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培训和训练。定期开展随班就读优秀学校争创活动和随班就读评优课活动,发挥优秀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水平。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十一)切实加强特教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行动计划(2005-2010年)》,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残疾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心理特点,做好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加强青春期教育,加大对残疾学生的法制教育、荣辱教育、安全教育,提供积极行为支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十二)构建和完善特殊教育新课程体系。加大特殊教育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力度,建设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多学科专业整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贯彻教育部颁布的《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编写适合北京地区的特殊教育教材,积极开展特殊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革,加强各类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个别化教育,努力推进特殊教育与各类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结合,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和康复水平。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