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培育环保产业,努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政府产业政策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环保优惠政策、强化管理等措施,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质量效益型、技术先导型、资源节约型产业。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和法规体系,加大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在更多行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加强环保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利用大众媒体和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和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同感及自觉参与度。继续推动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和环保教育基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环保、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七、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各种矛盾。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加强信访和督查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研究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形成规律和化解办法,建立健全多形式、多层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把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与政治热情,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改革完善分配制度,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恐怖犯罪,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扫除“黄赌毒”和“非法传销”活动,取缔邪教组织,打造“平安珠海”。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推进警务改革。建立健全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及社会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机制,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确保安全畅通。加强我市国防动员建设和驻珠军警部队与民兵预备役建设,抓好人民防空工作,继续做好双拥共建工作。
(三)加强社会管理,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继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审批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属地社会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部门互相支持、紧密配合、共同促进社会各项事务管理的综合执法体制。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建立计划生育工作利益导向新机制,调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及资源、环境状况相适应。
八、提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民富裕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