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现有资源,建立完善的社会化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加大社会知识性资源开发和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社会的、尤其是大学园区高校教育培训资源,最大化地实现珠海教育、培训资源共享,逐步建立“政府引导、行业主管、企业自主、社会参与”的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形成高层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加快城市和大学图书馆的建设,提高图书馆的图书总量和开放程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教育宣传作用,营造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氛围浓厚的城市环境。
27、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用好人才。
遵循人力资源开发规律,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人性化环境。加快建立和推行规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办法,干部管理实现以职务管理为中心向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转变;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评价、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系统,建立以市场为基础、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引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方法,同时建立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机制,使每个人的兴趣与职业得到最大程度的结合。
积极探索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平台。在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工作分析和编制职位说明书的试点工作,为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搭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摸索经验;完成“珠海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薪酬体系改革方案”的研究与设计工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高薪酬水平的市场化程度,加大绩效工资的比例;开展“珠海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工作,提高党政机关人员招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完成“珠海市干部绩效管理体系方案”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深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切实履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职能。选择若干家规模适中、基础条件良好的市属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为国企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摸索经验。研究制定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的改革办法,将工资总额的控制与企业薪酬制度的建设以及与企业战略挂钩,提高国企分配的自主权和市场化程度。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的选拔任用、薪酬激励与考核机制。在2008年前形成一套规范的、符合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领导人管理体系。
28、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建立规范有序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加快发展人才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要在做好政府公共人事服务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市场竞争业务。加大对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进一步办好基础性人才市场,提高市场覆盖率,充分发挥市级人才市场的辐射、带动、示范作用。支持鼓励创办各类性质人才中介组织,使现有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联网贯通。加强与港澳台和泛珠三角地区紧密合作,通过网络连接,形成人才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使珠海的人才市场成为与国内国际惯例接轨、运作规范有序、结构布局合理、管理机制顺畅的区域性人才服务平台。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企事业单位人才在完成本职工作、不侵害原单位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可通过参与项目研发、技术攻关和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事业单位兼职兼薪。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经单位同意,可不办理正式调动手续,受聘到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并以合同形式约定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化的公共档案管理服务系统。积极发展和完善人事代理业务,推行人才契约化管理。
29、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
完善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保障方式多层次、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年金制度和地方补充保险制度,鼓励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建立各种补充保险,参加商业保险,改革福利制度,提高福利待遇水平。对高层次人才实行政府投保制度,根据《广东省政府投保人才管理条例》,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凡符合政府投保人才标准的,及时办理投保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