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的决定

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的决定
(2004年9月16日 珠字〔2004〕13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科技·教育·人才大会精神,加快推进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建设,确保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五次党代会制定的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特作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全省科技?教育?人才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五次党代会制定的奋斗目标,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扶优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科技实力和竞争力;通过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有利于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体制、环境,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发展目标。
  建设科技强市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路子,构建知识创新、区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三大创新体系,把我市发展成为珠三角西岸科技创新的中心,成为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中独具特色、有较强吸引力、高附加值产业聚集的科教产业基地。到2008年,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2%;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8%;每万人科技活动人数超过50人;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12件以上。社会发展科技体系比较完善,公民的科学素质明显提高。
  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是:按照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要求,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高等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社会化、社区环境学习化、教育合作国际化,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力争在2007年建成教育强市,使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2007年,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初中阶段净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高质量、高水平普及12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大学园区高校在校生达到7万人以上。
  建设人才强市的目标是: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人才工作实现“三个明显、一个提高、一个突破”:人才总量明显增大,人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布局明显优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人才工作机制有新的突破。2004-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年均增长5%;到2010年,人才总量占全市总人口29%,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占全市人才总量的45%。
  二、以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建设科技强市
  3、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科技强市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珠海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赢得未来,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珠海的发展潜力在科技,珠海的竞争力在科技,珠海的可持续发展在科技,珠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也在科技,建设科技强市是构建兴旺强盛现代化特色珠海的必然选择。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科技强市的重要意义,切实把科技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4、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组建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和研究开发院,从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公共技术的研究。对经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除从市科技三项费用中拿出资金予以1:1匹配支持外,还可给予其它政策倾斜。到2008年,新建10-15家省级的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使我市的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总数达到30家以上;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使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龙头。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